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的文化,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
紧扣“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陕煤澄合百良公司持续深化细化具有澄合特色的“12335”安全管理模式,以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围绕安全生产“零目标”管理,以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两大支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四项管理,着力构建“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督管控、安全服务保障、事故应急救援”六大体系,综合运用“安全标准管理法、安全监督检查法、事故隐患排除法、风险分级管控法、人的行为教育法、安全班组提升法、安全设施保障法、作业环境监管法”八种方法,形成了澄合百良公司“02468”安全管理体系。
刚性制度的管理约束,约束人的行为
按照各层级安全责任制要求,形成决策层、管理层、安监员、班组长、职工五级管理。
各层级坚决执行公司制定下发的各项管理制度。
首先,决策层必须率先执行国家安全政策法规,要求每月亲自撰写分管工作及所管辖区域内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在严格执行领导带班“硬八时”制度的同时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定期深入现场检查所辖区域和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进展情况,并适时地对员工安全行为给予奖励和表彰;
其次,管理层首先要明确个人及所辖范围的安全责任与目标,及时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并率先执行,确保所有的安全生产环节和管理活动均采用了安全措施,鼓励员工在安全方面采取积极行动,激励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严格执行走动式管理,积极参加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在现场,安监员必须查看岗位员工的行为状况、机器设备的性能状况、器具物料的使用状况、操作规程的执行状况以及现场环境的达标状况,对顶板支护不到位、无证操作、安全设施带病运转等违章蛮干的行为必须坚决叫停,对检查出的上班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班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问题以及当班安全生产状况和隐患整改情况必须上报信息站和调度室;
班组长在班前准备、交接班期间、班组隐患排查、隐患整改、班组沟通等五个方面要严格遵守安全行为规范;
最后,职工安全行为必须做到“安全预防明‘三危’,岗位达标懂‘四险’,自我防护‘五不干’,联保互保‘四不伤害’,坚决不做‘四类人’以及现场管理六个S”
柔性政策的人文关怀,关怀人的情感
安全的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它强调在尊重人、重视人、理解人的基础上管好人、用好人,这一管理的根本点就是情感的开发。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达到最佳的安全管理境界。该公司通过建立员工档案、建立家庭信息网络、建立公平竞争舞台以及“三必知、四必谈、五必访”建立起柔性政策的人文关怀。档案的内容包括职工家庭基本信息、家人工作情况、家庭环境、经济开销、经济来源,以便于随时了解职工家庭情况,提高职工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同时充分利用现在信息网络优势,以新职工为重点,建立职工职工家庭信息网络,便于及时与家庭其他成员沟通他们的出勤情况、三违情况以及个人奖惩情况,经常采用短信与其父母、配偶进行沟通,将亲情关怀延至8小时以外,对出勤不正常或其他情况的要及时向其他家庭成员确认,达到区队班组与家庭互通信息无障碍。以柔性的管理激励人的精神,改变人的意志,控制人的行为,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该公司积极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向年轻化、知识化倾斜,为职工铺“路”架“桥”,搭建“舞台”尽可能给职工提供成才岗位和机遇,目的就是让职工对企业充满希望,对自己前途充满信心,最大程度给予职工展示自我的舞台,满足职工成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让他们觉得有干头、有盼头,促使职工唤起热爱矿山、奉献矿山、献身矿山的决心和信心。
安全自主管理的探索,探索本质安全型环境
按照“由传统的安全制度管理向注重安全文化管理转变”的思路,我公司在安全管理模式上,从以制度化处罚方式为主向以人为本的安全自主管理转变,这是践行员工安全观的有效载体,核心就是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实现员工自律、班组自控、科队自管、专业自监。该公司采取教育、引导、激励、约束等方式,提高员工安全自律意识,促使员工自觉规范行为,时时注意安全,这是实现自主管理的根本所在;并通过班组内部的制度制约和安全活动,提高安全可控程度,这是实现安全自主管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区队层的宣传、组织、策划,促使员工主动参与,做到管理下沉,这是实现安全自主管理的关键环节;员工自律是根本,班组自控是基础,区队自管是关键,专业自监是保证。通过实施安全自主管理,员工的安全自律意识有了增强,形成了主动遵章守规、自觉规范操作、拒绝“三违”的良好风气,员工的思想逐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从现场班队长到区队管技人员,逐步把“安全责任观”渗透到安全管理中去由被动执行向主动管理转变,由事后整改向超前预防转变,努力向本质安全型员工靠近,营造本质安全型环境。(李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