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红迹星火·青春逐梦”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陕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25   来源:网络   阅读:193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关于“大思政课”及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省文物局联合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的精心组织下,2024年7月11日至7月18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红迹星火·青春逐梦”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常静、贾妍、吴长川的带领下,追随当年进步青年北上延安的步伐,以从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奔赴延安路线为指引,途经泾阳、富平、宜君、洛川、富县、甘泉等地,参访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照金红色小镇、宜君旱作梯田、甘泉长征步道、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革命场馆,通过实地感知、实物感触的形式,使青年学生切身感受延安精神内涵,加深对思政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一、“深”学细悟强信念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针对当代大学在政治理论掌握、理想信念塑造、价值判断确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践团队先后赴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旧址、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照金红色小镇、甘泉长征步道、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走访旧址、观看史料、聆听讲解和重走红军路,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峥嵘岁月、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通过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推动思政课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对青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在实处。

二、“广”宣实讲增影响

“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要着眼于学生易于接受、易于遵循,努力改进思想政治理论宣贯教育方式方法。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深入挖掘史料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将红色党史和青春力量融入思政教育,拓展教育教学场景,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前,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红迹星火·青春逐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陈瑶进行了以《革命文艺应当为谁服务?》为题的宣讲,“文艺工作者应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准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服务、为文艺现代化服务、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服务的方向,创作出为人民发声,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的文艺作品。为人民放歌,为时代铸魂!”,铿锵有力的宣讲声在现场久久回荡。回到历史场景中,让思政课越来越生动、课堂更“鲜活”,学生学起来有“共鸣”、品起来增“回味”,真正实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思政教育教学新局面。

三、“实”干力行兴乡村

宜君梯田坐落于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之间,拥有着铜川市规模最大的玉米种植基地。在这里,梯田是宜君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写照。实践团队走进宜君梯田,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摆谈,真正了解乡村、爱上乡村。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提议开展农产品电商宣传,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记录乡村的美丽、文化和传承,与当地村民一起为乡村振兴助力。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又一代青年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恢宏史诗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7月18日傍晚,实践队返回西安,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告一段落,是终点、更是起点。展望未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的青年们将带着实践体悟与时代同向同行,沿着前辈们的道路不断前进,“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通讯员:程昕昕 陈瑶

审核:常静 贾妍 吴长川